查看原文
其他

从图表式到议题式:以大麻展看国外展览机制的脉络、转向与话题

2016-04-22 苏山说|林心如 博物馆头条

编者按:美国博物馆最近搞了一个大麻展”,策展总监表示议题重要,所以要讨论。

 

前日(4 月 20 日)是国际大麻日!1971年,美国圣拉菲尔高中一群学生约好在4点20分于学校的路易·巴斯德像前吸食大麻。此后,4月20日成为国际大麻日,开启了大麻合法化运动。美国加州有博物馆,最近举办一场以大麻为主题的展览,号为全球首个博物馆,公开讨论这种富有争议性的植物。策展总监形容,馆方在吸食大麻的议题上没有前设,纯粹希望打开一个平台。「立场只有一个:大麻议题重要,所以需要公开讨论」。


世界各地多个城市,均视大麻为毒品。吸食大麻,视作犯罪。就算气氛开放的美国,也不是所有州份通过大麻合法化,其中加州仍然讨论相关议案。上周六,当地的 Oakland Museum of California 一个新展览开幕,以「Altered State: Marijuana in California」,打正旗号讲的就是大麻。


展览分成十个环节,以不同角度分析大麻与社会的关系,当中包括:经济、政治、法律、医学、环境等等。部分更是互动展品,例如:参观者可以隔着手套,接触生长中的大麻;又设有「告解室」,欢迎参观者入内写下个人与大麻亲身接触的经历。馆方将会不记名收集,再镶在相架展出。


博物馆策展总监 Kelly McKinley 强调,馆方在吸食大麻的议题上没有立场,但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,故提供一个公开的平台开放讨论,「我们只是从另一个方向贡献社会」。博物馆总监 Lori Fogarty 则直言,「博物馆的角色不断更新,我们希望引入复杂的议题,并邀请参观者参与对话」。


笔者以为,时代的发展使展览形式已跳脱传统的图表是展示,任何场域的社会环境和公众关注的公共议题皆可策展;而展览的进行方式,以邀集民众参与作品的「参与式创作」(Participatory Creation)之型态愈趋繁多。交织出策展人、参与者、创作行动以及现实社会环境的共构关系。而此创作手法无论在设计、活动、艺术领域和环境广告中都能见其踪迹,当其运用于策展设计时,更能直接地引起参与者的共鸣,产生长远影响以达到社会设计之目的。


以大麻展我们便可探触国际展览,从图表式到议题式,我们可探析国外展览机制的脉络、转向与议题。台湾的林心如女士早在2011年便撰文阐述过(下文刊译)。

 


今日,世界各地频繁推出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(双年展、三年展…)或官方资助╱主办的艺术节等活动,体现出相关单位如何以标榜文化来凸显或活化某个地域的发展潜能。一如弗格森、格林堡和奈尔恩合撰的〈探触国际展览〉(Mapp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)文中所指出:当代艺术其意义的建构、维系或变动,其背景正是这类节庆╱展览(festival╱exhibition)。该文即透过追溯国际大展的源头和原型,以及重探上个世纪几个重要的历史人文转折时刻里,当代艺术界如何透过改变展览机制做出突破,而试图再检视类似的当代现象及相关议题。


一如该文作者的注记:该文初撰于九○年代初,正值八○年代中期国际当代艺术市场大举拓展后的时期。诸多策展人、艺术家、评论家等和数量渐增的展览及活动合作,欲提出和同质性高的商业性博览会不同的实践。该文爬梳国际展览史的脉络,论析道:自十九世纪下半叶、国际博览会发轫至今,这类活动乃一贯地同时基于「批判的、商业的和教育的着眼点」。回溯1851年,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(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,简称The Great Exhibition)在海德公园里专为展会建造的水晶宫(Crystal Palace)举行(该建筑于1936年因大火而焚毁),藉由壮观的展场陈设,同时炫耀地主国和各参展国的工业及文明的精进。

 

伦敦是国际博览会的发源地,在1851年举行了万国工业博览会,炫耀地主国和各参展国在工业及文明上的精进。摄影――柯人凤

 

仿效此一典范,1867至1889年间亦在巴黎举行三场类似的展会,经典建筑――艾菲尔铁塔正是在此期间落成。这类博览会在彰显科技、文化成就之际,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种族主义心态:这直接见于1893年于芝加哥举行、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四百年的世界哥伦布大展(World’s Columbian Exposition)、1900年于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(Exposition universelle)等对有色人种或被殖民者的呈现。这例示了该文所说的:「展览是一种特殊的虚构(fiction),有时可能是歌颂的,也可能是批判的」,上述例子则透过展会而诉说「世界的各种文化其帝国的和霸权的故事」。至今,这类种族主义实践则具体展现在迪斯尼乐园中,以简化的刻板印象形式来呈现特定的种族╱国籍的角色。

 


巴黎大皇宫(Grand Palais)是为1900年万国博览会(Exposition universelle)而兴建的。近年它也成为法国当代艺术博览会(FIAC)展场之一(如图示),在这座帝国的宏伟建筑里,继续展现奇观的场面。摄影――林心如

 

基于对国际博览会类的活动历史和结构的初步了解,转而检视艺术界的类似实践,其中当属1895年创始的威尼斯双年展(Venice Biennale)历史最悠久,也最能代表列国的纷陈和角力。如该文指出的,绿园城堡(Giardini)展区的国家馆架构也体现了各种国籍身分,代表同样具有排除性的国际主义(internationalism)――虽然是以比较谨慎的形式。文中并举出1896年创立于匹兹堡(Pittsburgh)的卡内基国际展(Cernegie International)和1907年成立于华盛顿的寇尔科伦双年展(Corcoran Biennial)也都循着各国较劲、带有种族高低分野的路线。

 
威尼斯是国际双年展的发源地――1895年创始的威尼斯双年展(Venice Biennale)是最早的国际大展,其国家馆的组织型态,也具现了列国的纷陈和角力。摄影――柯人凤

 

该文进一步论析:从早期的万国博览会典型、一直到上述类型的双年展,其共同历史中的几个部分乃是相互关联的:一部分是将艺术做为某种发挥象征作用的实践(signifying practice,在此关乎支持文化╱国家认同)而加以推广,二是艺术的全球商业交易愈加发展,以及这番现代派学说的扩张――将艺术定位成一种国际交流的形式、透过其「普同的(universal)」语言来呈现。这番连接――现代派的艺术其「潜意识」,以及主流政治势力其处心积虑的高低阶层(hierarchic)政策,「宣告了文化的政治与政治的文化的新纪元」。这番趋势的代表性例子,即为由波帝(Arnold Bode)创始、于1955年首度举行、位于德国卡塞尔(Kassel)的文件大展(Documenta)。展览成立的直接背景即为二次大战的创伤,波德的展览则旨在建立相对于1939年以前沦为政治宣传的展览和「颓废艺术」(degenerate art)的反命题,透过特定的西方当代艺术展而重申新的人道理想。该文指出:该系列展览成为后来专致于白人的、西方的、且以男性为主的新兴当代艺术馆的前身,这种种也将成为二战后西方国家都会文化的显著特色。

 

每五年于德国卡塞尔举行的文件大展创立于1955年,旨在作为先前纳粹政宣式展览的反命题。图为第十二届文件大展主展场:菲德烈西阿诺美术馆(Museum Fridericianum)。摄影――林心如

在后续的六、七○年代中,欧美在思想和政治、社会、教育上均兴起了反体制的浪潮,这也反映在艺坛上策展人、艺术家和观者的关系:愈加着重观者的参与,而像偶发艺术(happenings)等新型态的艺术也在此时出现。而纯就艺坛内部而言,1968年由美国艺术家罗森柏格(Robert Rauschenberg)获得威尼斯双年展大奖,一反之前由法国艺术家获奖的传统,也标示出某种国际艺坛版图的重划。就展览机制的面向,也出现许多反体制倾向的实践,重要的例子之一即为第五届文件大展(1972):由今日所谓的独立策展人(independent curator)先驱史泽曼(Herald Szeemann)等人策展,引入了狭义艺术范畴以外的媒材和型态,革新之余,也挑起了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的争议;此外,也因种种因素挑起了国族(东德艺术家参展)、性别(甫开始组织的女性艺术家们抗议遭到忽略)、阶级等层面的紧张。在当时特殊背景下的这番展览操作及其效应,今日看来仍意义重大:它触及的议题「潜藏着且甚少被认知,恰是今日展览的艺术论述其内涵及结构的手法(structuring devices)」。


在探究十九世纪到当代的历程之外,该文就当下文化实践生态的观察,则一方面看到原属边缘的论述愈加质疑中心性(centrality)、主导(dominance)等这些属于帝国式、奇观式呈现的概念;而纳入女性、有色人种、原住民、非第一世界国家的艺术,以及广告、科技、电讯等非传统艺术类型,在在都改变着国际展览的现况。另一方面,艺术实践和资助者(官方机构等)的关系仍然错综复杂:像欧盟举办的年度欧洲文化首都(European Cultural Capital)选拔这类活动,实际上沿袭了历史上的国际大展,具有三项意图:增进政治同盟方的外交关系、推动贸易、活化都会。对资助者而言,重要的是媒体效应、受艺坛瞩目的程度,以及适度表征文化和(暗指的)经济进步,而较不是实际的艺术内容。尤其当展出的艺术所针对的正是权力、国家、主体身分等敏感问题,艺术和资助者之间的关系将益形复杂。该文以1992年伊斯坦堡双年展为例:策展人采取后殖民的立场,正面牴触了美国资助方。而艺术家在参与展览之际,也可能为种种目的而利用╱误用╱滥用展出的情境。


基于本文的论述和观察,可以说今日当代艺术展览机制面对的课题之一,即为艺术生产者和机构的关系。一如该文引用的这段阿多诺(Theodor W. Adorno)关于文化工业的评论所指出:「今日,精湛艺术的露出,可以是透过官方机构来培养、制作和呈现的;的确,艺术若是要被生产出来并企及一批观众,它必须仰赖这样的支持。但同时,艺术在过去乃控诉一切机构的和官方的事物」。

 

1. 文中提到三位作者全名为Bruce W. Ferguson, Reesa Greenberg, Sandy Nairne。该文章具有不同版本,本文根据的版本出自The Manifesta Decade. Debates on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s and Biennials in Post-Wall Europe(Barbara Vanderlinden and Elena Filipovic(ed.), Cambridge, the MIT Press, 2005)一书,以下所标页码亦依据该书。

2. 〈探触国际展览〉的首度发表,即是在1993年安特卫普市(Antwerp)入围该选拔而发行的刊物上。

源自德文的Entartete Kunst一词,纳粹在德国掌权之际以此指称绝大部分的现代艺术,包括包浩斯、达达、印象派等艺术流派和大师。这也是该政权于1937年在慕尼黑举办的现代艺术展名称。

3.部分图片来自于museumca.org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